美國歷史由移民築成,當中包括一代代來自亞洲的華人。過去12年,美國郵政(USPS)每年推出充滿特色的農曆新年郵票,為海外華人增添一份故鄉回憶。《蘋果》找到肩負設計重任的香港移民插畫家麥錦鴻(Kam Mak),聽他娓娓道出12年來、一手包辦全套生肖系列郵票的點滴。
駐紐約記者:沈靖
桃花、富貴竹、全盒、炮仗、紅燈籠,一幕幕在傳統中國新年期間,總會在大街小巷看到的過節物品,過去12年被打印在美國郵政發行的農曆新年郵票上,於全美50個州份發售。始於2008年戊子鼠年,以2019年己亥豬年作結,郵票設計師麥錦鴻功成身退,「(新年郵票)很重要,華人購買郵票不是為了收藏,而是感受『我終於被美國社會接納』」。
從第一張鼠年郵票開始,在香港出生、70年代跟隨父母移民美國紐約的麥錦鴻已經知道,這不只是一份工作般簡單,「繪畫中國人的風俗歷史,如果我畫得不好,很多人會不喜歡,我要確保設計得最好、最漂亮」,麥錦鴻的創作帶有豐富個人色彩,反傳統地不把生肖動物入畫當主角,而是把最具代表性的新年物品,用作設計主軸。
麥錦鴻說,他的創作靈感來自個人情感,特別是童年時在香港過年的回憶,如2010年虎年郵票,主角是水仙花,「爸爸媽媽要做工,婆婆養大了我和家姐細妹;童年時,婆婆教我們種水仙花,每次聞到花香味,我便會想起新年跟婆婆。可惜1972年移民後,再沒有機會見到她」。
2009年,美國郵政在麥錦鴻成長地、紐約唐人街舉行牛年郵票發佈會,使他留下深刻印象,「郵政車停在格蘭街(Grand St)賣郵票,我在外面跟他們簽名,起初人不多,但消息慢慢傳開去」,他回憶道,當天是年初一,天氣十分寒冷,「很多人問我,『你叫甚麼名字?你冷不冷?買咖啡給你好嗎?由唐人街的青年設計新年郵票,我們為你感到很驕傲!』到下午3時左右,紀念郵票已經賣光。」
每年在不同州份發佈郵票,與背景各異的華人移民接觸,麥錦鴻說,除了為他打氣,街坊搶購新年郵票,更重要是看到自己終於被美國社會接納,「中國人在美國貢獻甚多,從當年太平洋鐵路到現在,美國政府有說了甚麼?但這張郵票竟然說出了我們的文化,使華人很有自豪感」。
美國對華人文化認識不足,一度為麥錦鴻帶來煩惱,「2017年雞年郵票,我寫了『恭喜發財』四個字,美國郵政看到後問,『這圖案你從哪裡找來的?』」麥錦鴻向對方解釋,『恭喜發財』是中文字,而且是自己手寫的,「對方律師竟還叫我找出版權來源,幸好他最終相信我,郵票得以順利出版」。
橫跨超過十年的創作,成為麥錦鴻藝術生涯至今最重要作品。目前在紐約流行設計學院(FIT)任教的他,看到很多年輕華人對中國文化一概不曉,「有時我想,這些(新年)文化還流行嗎?但我還是會認為,我不應該用流行不流行來否決這些傳統新年物品,因為百多年、千多年的歷史不能就此放下。你沒有見過全盒嗎?現在就看到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