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KMRB AM1430 粵語廣播電臺     
花旗醫生行醫記

【花旗醫生行醫記】頑治高血壓有出路

高血壓十分普遍,全美至少有七千萬人是其中一員,但並非所有患者皆能靠定時服降血壓藥,如利尿劑,便能控制血壓水平。據估計,約兩成高血壓患者屬頑治性高血壓,即至少用過三種不同降血壓藥,但收縮壓仍高達160mmHg,這類病人患中風機會較常人高四倍,更有機會併發腎衰竭、冠心病等。

現時醫學界仍未知導致頑治性高血壓成因,但相信與腎臟交感神經有關。腎臟血管的交感神經過度活躍,向腦部輸出令心跳加快及血管收縮的訊息,因而令血壓上升。年前,歐美醫學界引入「腎血管神經阻斷術」( Renal Denervation),病者局部麻醉後被穿刺大腿股溝,令導管直通腎動脈血管,再以「射頻消融治療導管」釋出約攝氏六十度熱力,將腎交感神經阻斷,以降低血壓。

2010年,醫學雜誌《刺針》(Lancet)發表研究,指「腎血管神經阻斷術」有助降低上壓20至30度,下壓可降10至15度,術後半年後效果更明顯;研究人員指出,儘管此血壓降幅不足以使病患恢復正常血壓水準,但卻足以降低中風等與高血壓有關的風險,而且副作用很少。但說到底,手術只不過幫助頑治性高血壓患者較易控制血壓,始終無法做到術後毋須服降升壓藥。

不過值得一提是,多數病患可透過改變生活方式與服藥來控制高血壓症狀,並不需要接受這種入侵性治療;況且,新療法能否產生持續性的安全療效,仍待進一步研究。

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
劉廣潤醫生
美國南加州心臟中心主任 - 香港土生土長的劉廣潤醫生,負笈澳洲習醫,赴美行醫逾20載至今,心臟專科醫生。 醫療制度發展至今,已非一項純粹「救死扶傷」的服務,其中涉及公共資源分配、緩急先後取捨、產業盈虧等等的考慮,很多醫療決定都很難以黑白區分,有時甚至關乎政治體制、社會民情、國際關係等因素。美國醫療科技位處全球先列,但在稱王稱冠的背後,引出很多具爭議性的課題。 劉醫生將會在”生活達人” 中和讀者分柝一些具體實例,讓大家對一些醫療情況和問題有不同角度的了解。“花旗醫生行醫記”原刊登於香港雅虎網站,經作者授權完整轉載。

留言分享

Send this to a fri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