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早發現肺癌,一直是醫家大難題;每當肺部出現陰影,已屬晚期,束手無策。是故,自2004年,美國防禦疾病工作小組(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)不建議低危人士定期進行肺癌普查,如照X光、電腦斷層掃瞄(CT scan)等,因成效不彰,無謂浪費資源。
但數年前,日本首創為50歲以上煙齡長、煙癮大人士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,結果可找到早期肺癌跡象,從而及早治療,減低死亡率。美國醫學界參考有關研究之餘,並根據全國癌症組織年來追蹤53,000名煙齡由15年至30年不等、現在或過去每天吸煙一至兩包的大煙癮者所得證據,最終,美國胸肺學院、美國腫瘤學會及全國綜合癌症網絡罕有地聯合發表指引,凡年齡55至74歲,煙齡長、煙癮大人士均可接受上述篩查。估計全美受惠人數達800萬人,有助每年避免4,000人因肺癌死亡。
舉凡篩查,一如兩刃劍,有利亦有弊。進行電腦斷層掃瞄,亦可能得出假陽性結果(false-positive result),或由於入侵性篩查而引起其他併發症。過去六年,有關篩查儘管能預防約80名肺癌患者死亡,但同時卻有16人因而死亡,其中6人根本沒有肺癌。
隨著吸煙禍害街知巷聞,發達先進國的吸煙人口正逐步下降;反之,發展中國家緊隨經濟起飛,吸煙人口卻不斷上升。由此可見,龐大的吸煙人口正是肺癌篩查的大商機,每次收費300美元的高利潤項目,會否引發濫用篩查,從而牟取暴利,甚至最終造成利多於弊,危害民眾健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