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非草木,對身邊不幸者寄予同情,甚至略盡綿力紓其厄困,乃人之常情;但若天天如是、年年月月也如是,終有一天會患上「同情心疲勞症」,結果一百八十度轉變成漠不關心、愛理不理。
眾多職業中,最易患上「同情心疲勞症」,首推醫護,其中全天候在病榻旁邊照顧垂危病人的護士,尤見嚴重。根據University of Nevada於2008年進行一項調查顯示,美國大約有12%註冊護士早已離開本行;超過27%感覺工作環境壓力極大,迹近失去興趣,造成護士流失率極高,結果導致留守崗位者百上加斤,隨時增加醫療事故風險,危害病人。
其實早於九十年代,當局已發現護士普遍患上「同情心疲勞症」,除了在醫院及護士訓練學校舉辦工作坊,教導各種應付及紓緩壓力方法;更成立支援小組,以減低孤軍作戰的無力感。「同情心疲勞症」出現徵狀包括:
〈一〉 與工作有關
- 逃避照顧某類病人,如癌症病人
- 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同情心銳減
- 經常告病假
- 悶悶不樂
〈二〉 身體上
- 頭痛
- 腸胃不適
- 肌肉緊張
- 失眠或過睡
- 疲憊
- 心悸、心悶痛
〈三〉 情緒上
- 情緒波動
- 不安
- 易怒
- 過敏
- 焦慮
- 酗酒或濫藥
- 抑鬱
- 缺乏客觀
- 記憶力下降
- 注意力及判斷力下降
救死扶傷的神聖任務令我們忽略醫生和護士也不過是血肉之驅,他們雖竭盡所能,但亦有軟弱時刻,未必盡如人意,盼醫患互相尊重與體諒,別讓他們變得麻木,否則最終受害者仍是病人。
《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