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,是否仍是人人嚮往的職業?如斯提問,正因這固有觀念起變化!
自總統奧巴馬上任後推行醫療改革〈簡稱「醫改」〉,美國醫療環境起了根本變化,令一眾打算考入醫學院,或正就讀醫學院的高材生問:花百萬美元踏上成醫之路,是否錯誤選擇?
入讀醫學院,學業成績彪炳向來是重要因素,如今卻要加入「機會成本」(opportunity cost)作考量。因為寒窗苦讀十數年,非止於付出時間和毅力,還有巨額金錢開支,學成後能獨立行醫,已年近四十;但在醫改諸多制肘下行醫,又是否符合當年習醫的期望 ─ 收入豐厚、地位崇高、救死扶傷?
在美國,先讀四年大學本科,然後四年醫學院。在私立大學醫學院,如哈佛,每年學費52,100美元,連住屋、生活雜費開支,合共每年74,000美元。至於在公立醫學院就讀,每年開支至少20,000美元。若非家境富裕,大部分學生靠貸款來習醫,及至完成學業已債臺高築。據悉美國醫科畢業生平均欠下學債419,738美元。
醫科畢業絕非終點,而是開始另一階段六至八年不等的住院(residency)專科培訓,甚至更長時間的專科深造,及至取得專科院士(fellowship)資格,成為獨當一面的專家,或已屆中年。受訓期間,他們難有全職收入,若以半職計算,每年少賺50,000美元,十年培訓,合共少賺500,000美元。換言之,矢志投身醫生行業,須付百萬美元「學費」,確非危言聳聽!
不錯,若明碼實價計算不同專業〈如會計師、律師〉受訓及學成收入,習醫無疑附帶極高的機會成本。在美國,醫生雖仍是收入最高的職業之一,尤其大城市的專科醫生。但亦有些醫生掙錢不多,特別是在貧窮及偏遠地區開業的醫生,他們有時甚至同意病人用水果、蔬菜來抵部份診費。
說到底,醫生工作始終關乎病痛與生死,絕非銀貨兩訖,故難以在精算下衡量其價值,必須保持一份克服病苦和死亡的熱情才能幹下去!